坊子招商指南
位置境域
坊子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 山东半岛西侧,潍坊市区东南部。东经119°03′~11 9°26′,北纬36°30′~36°45′。东与昌邑县以潍河为界,西邻潍城区;南和安丘、昌乐两县毗连,北同寒亭区接壤。 东西最大横距33.5公里, 南北最大纵距26公里,总面积361.7平方公里,占潍坊市总面积的2.1%。
地质
坊子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即沂沭断裂带北段。按一般大地构造划分,处于中朝准地台山东隆起区次级构造单元鲁东隆起区和鲁西隆起区的衔接部位,即沂沭断裂带的次级构造单元昌潍凹陷之内。西侧是沂沭断裂带的-葛沟断裂,东部为昌邑-大店断裂,北临蓬莱-威海断裂,南处汞丹山凸起北端。境内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覆盖,各时期地层均有发育,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不同时期的地层发育程度差异较大,中生界、新生界地层较发育,中生界以前地层分布零星。
地貌
坊子处于泰沂山尾东北部丘陵与平原衔接地带。境内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分为丘陵、平原两个地貌类型,低山丘陵、缓埠岭、倾斜高平地、微倾斜平地、河谷平原、缓岗6个微地貌单元。
丘陵
面积251平方公里,占坊子区总面积的69.4%。分布于区境中部和西南部,包括倾斜高平地、缓埠岭、低山丘陵、缓岗4个微地貌单元。
倾斜高平地: 面积65.9平方公里,占坊子区总面积的18.2%。主要分布于车留庄乡、涌泉乡、清池镇、沟西乡的连接地带,地势较高,倾斜较大,比较平缓。缓埠岭:面积177.2平方公里,占坊子区总面积的49%。分布面广,各乡镇均有分布。在西南丘陵区的荆山洼镇、埠头乡面积较大;在中部丘陵区的涌泉乡、车留庄乡、穆村镇面积为多。埠岭海拔高度一般都在70米以上,地面坡度较大,土层厚薄不一。因受水的切割,沟谷较多,地块零碎。 低山丘陵: 面积5平方公里,占坊子区总面积的1.4%。主要分布于荆山洼镇、埠头乡马司岭、穆村镇太公堂山等。地貌特点是地势高,坡度大,沟谷较多。
缓岗: 面积2.9平方公里,占坊子区总面积的0.8%。为第四系风积、洪积形成的黄土、风沙埠丘。分布于清池镇、沟西乡的平原内。
平原
面积110.7平方公里,占坊子区总面积的30.6%。主要分布于东部和西北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包括河谷平原和微倾斜平地两个微地貌单元。
水文
地下水
区内水文地质,属鲁中南低山丘陵水文地质区,坊子断陷丘陵谷地水文地质亚区范畴。基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及制约,大体分为3种不同的类形:(1)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性为第四系的冲积、洪积、残坡积物,主要分布于清池、涌泉、沟西西北部及潍河流域的眉村、穆村一带东部。含水层厚薄不均,富水性差异较大。单井涌水量大者500立方米/日以上,小者100立方米/日以下。在河流冲积层较厚的地段,单井涌水量可大增,如清池镇吉家张营南400米,钻孔砂砾石厚8.5米,单井涌水量1099.5立方米/日。(2)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岩溶裂隙水。境内出露面积小,仅在埠头乡西部有所分布。赋存于震旦系土门组和中、下寒武系地层之岩溶裂隙中。岩性为灰岩夹页岩,产状呈单斜构造,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500立方米/日,在有利于地下水赋存的地段,单井涌水量可达1000立方米/日。(3)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丘陵垄岗地区的太古界泰山群变质岩裂隙、白垩系青山组和上第三系火山岩孔洞裂隙中。其岩性主要有片麻岩、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等,表层岩石风化破碎,有的玄武岩孔洞较发育。风化厚度一般为25~45米,有的孔洞、裂隙被泥质或其它物质充填,蓄水性较弱,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立方米/日。这是区境大部贫水的主要原因。
地上水
境内有大小河流14条,分属潍河、虞河、白浪河三大水系。多为雨源型季节性河流,源短流急,大部南北走向,仅渭水河自西东流。
气候
坊子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大陆度为6 2.9%。其主要特点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春季,空气干燥,多风少雨,气温回升快,温度变化大,常有干旱和“倒春寒”;夏季,易受季风影响,温度高、湿度大,炎热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云淡,温和凉爽,间有秋旱或连阴雨发生;冬季,寒冷寡照,北风频吹,雨雪稀少。通常以候平均气温作为四季划分的标准。春季候平均气温10~22℃;夏季候平均气温>22℃;秋季候平均气温22~10℃;冬季候平均气温<10℃。
